先秦魏晋魏晋末南北朝初南北朝隋末唐初唐末宋初宋末金初宋末元初金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国初清末近现代初民国末当代初近现代近现代末当代初当代

·史思明详细介绍

史思明,史思明(703年—761年),初名崒干,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其貌不扬,懂六蕃语。与安禄山为同乡里。天宝初,累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从禄山讨契丹,表任平卢兵马使。禄山反,他略定河北,被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万人。及安庆绪杀禄山自立为帝,他为唐师所败,退保邺城,降唐,封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759年)拔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大圣燕王,年号应天。后进兵解安庆绪邺城(今河南临漳西)之围,杀庆绪,还范阳,称帝,更国号大燕,建元顺天。

史思明(703年1月21日—761年4月22日),字崒干,宁夷州(今辽宁省朝阳市)人,粟特族。唐朝时期叛臣,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出身西域史国,相貌不扬,懂晓六蕃语言。天宝初年,骁勇善战,屡建战功,授平卢军知事。辅佐安禄山讨伐奚和契丹,迁平卢军兵马使。安禄山反叛后,率军平定河北,署范阳节度使。屡次唐军所败,退保邺城。乾元元年,兵败暂降,授范阳节度使、归义郡王。受到唐肃宗猜忌,起兵再次叛乱,攻破魏州,建立周国,年号应天。进兵解除邺城之围,杀死安庆绪,建都范阳(北京市),自称大燕皇帝,年号顺天。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为儿子史朝义所杀,谥号昭武皇帝。 
 
上一条:史俊下一条:史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