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魏晋魏晋末南北朝初南北朝隋末唐初唐末宋初宋末金初宋末元初金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国初清末近现代初民国末当代初近现代近现代末当代初当代

·李绛详细介绍

李绛,李绛,字深之,系本赞皇。擢进士、宏辞,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授翰林学士,俄知制诰。会李锜诛,宪宗将辇取其赀,绛与裴垍谏曰:“锜僭侈诛求,六州之人怨入骨髓。今元恶传首,若因取其财,恐非遏乱略、惠绥困穷者。愿赐本道,代贫民租赋。”制可。枢密使刘光琦议遣中人持赦令赐诸道,以裒馈饷,绛请付度支盐铁急递以遣,息取求之弊。光琦引故事以对,帝曰:“故事是耶,当守之;不然,当改。可循旧哉!”

李绛(764年-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县(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中期政治家、宰相。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 。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初授校书郎,补渭南县尉,拜监察御史。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任职勤勉,屡有匡补。元和六年(811年),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后与权贵有隙,托称足疾,请求去职,被罢为礼部尚书,转兵部尚书。唐穆宗、敬宗时,两任东都留守,又拜尚书右仆射。唐文宗时,被召为太常卿,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大和四年(830年),山南兵变,李绛为乱军所害,年六十七。册赠司徒,谥号“贞”。
 
上一条:李祜下一条:李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