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简介,张伯端小传
张伯端,张伯端,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北宋时天台人。自幼博览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悟真篇·序》有:“仆幼亲善道,涉躐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曾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详细介绍
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来起复,便堪进火莫延迟。
吾家本住石桥北,山镇水关森古木。桥下涧水彻昆崙,山下有泉香馥郁。吾居山内实堪誇,遍地均栽不谢花。山北穴中藏猛虎,出窟哮吼生风霞。山南潭底隐蛟龙,腾云降雨山濛濛。二兽相逢斗一场,玄味隐伏皆真祥。景堪美,吾暗喜,自斟自酌醺醺醉。醉弹一曲无弦琴,琴里声声教仔细。可煞醉后没人知,昏昏默默恰如痴。仰观造化工夫妙,日还西出月东归。天是地,地是天,反覆阴阳合自然。识得五行颠倒处,指日升霞归洞天。黄金屋,白玉椽,玉女金童日侍前。南辰北斗分明布,森罗万象现无边。无昼夜,要绵绵,聚散周天火候全。若问金丹端的处,寻师指破水中铅。木生火,金生水,水火须分前后队。要辨浮沉识主宾,铅银砂汞方交会。有刚柔,莫逸意,知足常足归本位。万神齐贺太平年,恁时国富民欢喜。此个事,好推理,同道之人知此义。后来一辈学修真,只说存养并行气。在眼前,甚容易,得服之人妙难比。先且去病更延年,用火烹煎变阳体。学道人,去思已,休问旁门小法制。只知目下哄得人,不觉自身暗憔悴。劝后学,须猛絷,莫徒抛家住他地。妙道不离自家身,岂在千山并万水。莫因循,自贪鄙,火急寻师觅玄旨。在生若不学修行,未必来生甚胎里。既有心,要终始,人生大事惟生死。皇天若负道心人,令我三涂为下鬼。
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
不识阳精及主宾,知他那个是疏亲。房中空闭尾闾穴,误杀阎浮多少人。
否泰才交万物盈,屯蒙二卦受生成。个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谩役情。
赫赤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尽是推延款日程。
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莫若鍊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
未鍊还丹须急鍊,鍊了还须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大药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亦由天。若非积行施功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时易日法神功。守城野战知凶吉,增得灵砂满鼎红。
修行之士,功勤不小。识五行、逆顺颠倒。妙理玄玄,玉炉中、龙蟠虎踞,金鼎内、炼成至宝。阳神离体,杳杳冥冥,刹那间、游遍三岛。出入纯熟,按捺住、别寻玄妙。合真空,太虚是了。
天地才经否泰,朝昏好识屯蒙。辐来辏毂水朝宗。妙在抽添运用。得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损之又损慎前功。命宝不宜轻弄。
堪笑我心,如顽如鄙。兀兀腾腾,任物安委。不解修行,亦不造罪。不曾利人,亦不私己。不持戒律,不徇忌讳。不知礼乐,不行仁义。人间所能,百无一会。饥来吃饭,渴来饮水。困则打睡,觉则行履。热则单衣,寒则盖被。无思无量,何忧何喜。不悔不谋,无念无意。凡生荣辱,逆旅而已。林木栖鸟,亦可为比。来且不禁,去亦不止。不避不来,无赞无毁。不厌丑恶,不羡善美。不趣静室,不远闹市。不说人非,不誇己是。不厚尊崇,不薄贱稚。亲爱冤仇,大小内外。哀乐得丧,钦侮险易。心无两睹,坦然一揆。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起。不畏锋刀,焉怕虎兕。随物称呼,岂拘名字。眼不就色,声不来耳。凡所有相,皆属妄伪。男女形声,悉非定体。体相无心,不染不碍。自在逍遥,物莫能累。妙觉光圆,映彻表里。包裹六极,无有遐迩。光兮非光,如月在水。取舍既难,复何比拟。了兹妙用,迥然超彼。或问所宗,此而已矣。
调和铅汞要成丹,大小无伤两国全。若问真铅是何物,蟾光终日照西川。
我不异人,人心自异。人有亲疏,我无彼此。水陆飞行,等观一体。贵贱尊卑,首足同己。我尚非我,何尝有你。彼此俱无,众泡归水。
要知金液还丹法,须向家园下种栽。不假吹嘘并著力,自然丹熟脱真胎。
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
牛女情缘道合,龟蛇类秉天然。蟾乌遇朔合婵娟。二气相资运转。本是乾坤妙用,谁能达此深渊。阳阴否隔却成愆。怎得天长地远。
我见时人说性,只夸口急酬机。及逢境界转痴迷。又与愚人何异。说得便须行得,方名言行无亏。能将慧剑斩魔魑。此号如来正智。
曹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无滞碍。近来学者不穷源,妄指蹄洼为大海。雪窦老师达真趣,大震雷音椎法鼓。狮王哮吼出窟来,百兽千邪皆恐惧。或歌诗,或语句,丁宁指引迷人路。言辞磊落义高深,击玉敲金响千古。争奈迷人逐境留,却将言相寻名数。真如实相本无言,无下无高无有边。非色非空非二体,十方尘刹一轮圆。正定何曾分语默,取不得兮舍不得。但于诸相不留心,即是如来真轨则。为除妄相将真对,妄若不生真亦晦。能知真妄两俱非,方得真心无挂碍。无挂碍兮能自在,一悟顿消穷劫罪。不施功力證菩提,从此永离生死海。吾师近而言语畅,留在世间为榜样。昨宵被我唤将来,把鼻孔穿放杖上。问他第一义如何,却道有言皆是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