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魏晋魏晋末南北朝初南北朝隋末唐初唐末宋初宋末金初宋末元初金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国初清末近现代初民国末当代初近现代近现代末当代初当代

李觏诗词大全(总数355,当前3/18页)

李觏简介,李觏小传

李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详细介绍

 

蓬屋 ·  · 李觏

长檐数尺庇堂东,疏漏从来只有蓬。日影碎如秋树下,雨声初似夜船中。竹经蠹了多垂地,箬到乾时半捲空。此处想非人所竞,众言千万莫相攻。
 

次韵阎判官除夜 ·  · 李觏

密雪穿窗入,孤灯向壁光。老来人不觉,梦断酒犹香。世事休思虑,年华任短长。朽株难长育,空此见春阳。
 

闻莺 ·  · 李觏

才转歌喉碧树枝,惊飞还避巧丸儿。可怜蜂蝶无言语,入遍花房人未知。
 

夏日郊园 ·  · 李觏

三径是生涯,朋游日已赊。野情饶皓鹤,寒气入甘瓜。移竹调风韵,疏泉浴月华。尘埃应附势,不肯到贫家。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其二 七星杉 ·  · 李觏

五行与万类,有象皆在天。如何彼杉树,反更侔星躔。予思古昔意,欲媚兹山巅。草木尚有斗,人物谁非仙。栽培自何代,衰老今多年。大旱不减翠,涉春无益鲜。生当好世界,过尽閒云烟。房心欲布政,柱石安可捐。
 

哭女二首 ·  · 李觏

妻死女已病,踰年成二丧。此生谁骨肉,未识好衣裳。看面虽犹小,闻言尽可伤。最知怜祖母,句句刮人肠。老树枝叶薄,先秋风雨过。人间不善事,身外想无多。理遣诚如幻,悲来岂奈何。从前短鬓发,为尔渐双皤。
 

清话堂诗 ·  · 李觏

释子相延暂解冠,一宵清话到更阑。漆盘香烬死蚯蚓,纸瓦雨声鸣弹丸。往事莫将閒口笑,劳生谁在定中看。明朝颒面还归去,依旧涂泥溅马鞍。
 

读赵氏淳化诗集 ·  · 李觏

少年曾诵习,误认古人诗。风雅世不重,姓名谁得知。高情如隐者,薄宦过明时。地下寻才鬼,应逢陆与皮。
 

闽中岁暮 ·  · 李觏

休道南人暖过冬,苦寒今与北方同。霜严欲裂地到底,日短不行天正中。谁使智愚相伴老,便将荣辱断还空。乡愁莫更欺閒客,薄酒从来亦有功。
 

感叹二首 其二 ·  · 李觏

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自省犹若此,况乃蚩蚩氓。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
 

张禹 ·  · 李觏

汉室尊儒未得真,只求学艺不知人。君王幸已疑王氏,苦把春秋助贼臣。
 

鞦韆二首 其一 ·  · 李觏

华郭春光欲暮时,綵绳争蹴夜忘归。佳人不道罗纨重,拟共杨花苦斗飞。
 

送春 ·  · 李觏

宜春台上送春归,泪滴金杯不自知。懊恼黄莺解言语,飞来唯见落花枝。
 

诃孟子 ·  · 李觏

完廪捐阶未可知,孟轲深信亦还疑。岳翁方且为天子,女婿如何弟杀之。
 

往山舍道中作 ·  · 李觏

截竹成舆不用轮,东行尽日稳宜身。前看叠嶂如无路,每到平田始见人。下户半曾差作役,朽株多已祀为神。生涯一撮诚何有,且免庸儿共拜尘。
 

送黄介夫 ·  · 李觏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桓。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书怀寄介夫 ·  · 李觏

弃材幸免杂舆薪,收拾缁衣出洛尘。渐老得閒才是性,谩言成谑且随人。能传身后须文字,要识胸中只鬼神。俗子不劳轻毁誉,问天长乞醉乡春。
 

春社词并序 ·  · 李觏

吴台玩春锁春色,雨刷花光入龙国。田边大树啼老鸦,野云痴醉寒查牙。年华欲住风雷恶,兰脸知秋泪先落。时荣时谢无了时,扶起混沌须神医。
 

戚夫人 ·  · 李觏

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当时应恨秦皇帝,不杀南山皓首人。
 

关徐 ·  · 李觏

云长不绝旧君情,元直终随老母行。立效报公何感慨,指心辞主更分明。三方本以兵攻战,一士能为国重轻。多谢曹刘存大度,任教忠孝得成名。
 
共355记录当前3/18页20/页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